一、题目: 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讲解
主要内容: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讲解面临新的挑战。阅读和讲解既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又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诗词的常识理解与自己的思想、情感、阅历等方面结合起来,读得懂经典,讲得清经典,做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的、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新型人才。
主讲人简介:莫山洪,文学博士,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学科负责人,中国骈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柳宗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曾获自治区优秀社科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二、题目: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尼中文人才供需分析及中文教育生态系统优化
主要内容: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国—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其基本职能是提供中文人才支撑。为了提升国际中文教育的服务效能,印尼中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情况、印尼本土中文教育后续发展问题等都亟需得到更为深入的分析。本报告通过梳理文献厘清中国面向印尼和印尼本土开展中文人才培养的渠道以及为中国—印尼共建“一带一路”所提供的人才类型,并通过爬取印尼主流招聘网站的中文人才岗位需求数据,揭示当前印尼中文人才供需上的脱节现象,进而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重点探讨中文教育目标与路径的生态化转型、教育内部环境的优化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协同建构。
主讲人简介:刘振平,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南宁师范大学三级教授,文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东盟中文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任、AI赋能普通话推广提质实验室主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化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新加坡教育部华文教材编写顾问、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广西语言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汉语语法、语音与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