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上午,非遗剪纸技艺文化传承师韦丹霞老师应邀莅临我院,于2A-423教室开展了题为《剪纸之美——探索民间剪纸的艺术之花》的学术讲座。我院中文系部分师生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在讲座前夕,韦丹霞老师精心挑选了自己倾注心血创作的剪纸艺术作品,巧妙地陈列于四楼走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老师精湛的技艺,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场视觉艺术的盛宴,让每一位经过的师生都能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与精神。
讲座中,韦老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民间剪纸的内涵。她指出,民间剪纸艺术以纸张为主要材料,借助剪刀和刻刀等工具,通过剪、刻等手法创作出镂空效果的艺术品,以此塑造形象,实现艺术创作的目的。
随后,韦老师详细介绍了民间剪纸的种类、应用、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剪纸语言。她指出,民间剪纸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民族文化载体和民俗活动,可分为美化环境类(如窗花、花墙、顶棚花)、人生礼仪类(如喜花、寿花、供花)以及刺绣花样类(如鞋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枕头花)等。这些剪纸作品的主题和造型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和愿望。韦老师还解读了剪纸中的象征意义,如铜钱寓意财富,牡丹象征富贵,石榴代表多子多福等。
韦丹霞老师强调,民间剪纸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气候、民族习惯、审美趣味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各地剪纸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例如,北方剪纸以浑厚、纯朴、自然为特点,蔚县剪纸便是其中的代表,以其精湛的刀工、艳丽的色彩、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题材著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南方剪纸则更显灵巧、细腻、精致,如乐清剪纸,以其独特的刀工技艺、丰富的题材和精美的图案闻名遐迩。
在讲座最后,韦丹霞老师还现场分发剪纸工具和红纸,亲自指导同学们动手体验剪纸艺术。在互动问答环节,韦老师准备了精美的期刊和小礼品,与同学们就剪纸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活跃。此次讲座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剪纸艺术的学习兴趣,也为培养个人才艺提供了新的途径。
此外,韦丹霞老师作为我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学位授权点的行业导师,讲座结束后她与我院全体硕士研究生导师座谈,从行业导师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学生的经验,这次交流必将促进我院导师与行业导师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成效。

韦丹霞老师认真地讲解剪纸知识

同学们正在专心进行剪纸操作
韦丹霞老师剪纸作品展览1
韦丹霞老师剪纸作品展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