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江西师范大学的李舜臣教授莅临我院开展主题为“黄庭坚责宜州何以携《沈佺期集》”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侯艳副院长主持,我院师生代表以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到场聆听。
李舜臣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黄庭坚先生被贬的历史背景以及其诗歌风格,通过沈佺期与杜甫两位诗人在章法结构、音律、字句布局等方面的对比,为黄庭坚为何携《沈佺期集》到宜州找到了合理解释。此外,李舜臣教授还提及了“行箧携书”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勉励同学们保持对求知求学的热情,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中不畏艰苦的可贵品质。
通过李舜臣教授的讲座,学生们不仅从中学到了从历史事件当中解读特定人物诗歌创作风格转变的重要性,也理解到多种文学诗词创作理念的融会贯通会使得诗人本身理念得到更新,增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次讲座不仅是对历史史实以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欣赏,也是对传统文化诗词演进的了解与认同。
讲座结束后,李舜臣教授还给我院硕士生导师进行了培训,着重分享研究生培养经验。

李舜臣教授在做学术讲座
学生们专心聆听专家讲座